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就创业指导

“毕业你就能月入过万!”“是真的吗?我也要去……”

来源:55RC人才网 时间:2023-11-08 作者:55RC人才网 浏览量: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多发,手段不断翻新。集团头目和骨干往往躲在境外实施犯罪,他们打着高薪招聘的幌子,招募涉世未深的高校毕业生等,诱骗其赴境外从事诈骗活动,成为违法犯罪活动的“帮凶”

2019年4月,刚刚大学毕业的黄某、张某等6人通过招聘网站、熟人介绍等方式,入职某跨国电信网络诈骗集团。他们每天操作着七八部手机、登录不同的微信号,在100多个微信群里,通过转发话术、扮演投资专家助理、老股民等,以投资挣钱为诱饵取得被害人信任后,引导其在犯罪团伙控制的“比特币”“神话币”网站等进行投资。

在客户大量转入资金后,该集团以投资平台有锁仓期为由拒绝提现,随后“投资老师”通过指导买卖操作,利用反向喊单、系统出错、更换网址平台、拉黑被害人联系方式等手段,非法占有被害人钱财,完成诈骗犯罪。

截至案发,这一诈骗集团分别在境内及东南亚几国诈骗被害人逾500人,诈骗金额逾1.4亿元。这一案件由四川省西充县人民法院一审,四川省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根据各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结合不同情况,黄某、张某等6人分别被判处3年6个月至10年9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以5万元至15万元不等的罚金。上述判决均已生效。

诱骗大学生赴境外从事诈骗活动屡见不鲜。司法机关还提供以下案例:

2018年2月至11月间,被告人沙某等指使团伙先后通过国内皮包公司招募包括8名毕业不久的高校毕业生在内的23人,以境外项目的名义将他们带到位于境外的诈骗窝点,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2018年3月至11月间,该诈骗团伙先后骗取被害人人民币784.2万余元。

2019年6月至12月间,15名大学生通过同学、亲朋好友介绍,或网络招聘等渠道,被“低门槛、高工资”“轻松快钱”“包机、包吃住”“海外高薪工作”等噱头吸引,入职位于东南亚某国的“黄金投资平台”,专门针对大陆居民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截至案发,该诈骗集团共骗取155名被害人人民币4100万余元。

为何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容易成为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团伙的招募对象,有的成为犯罪团伙“帮凶”?

黄某、张某等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办理法官介绍,一些大学生是通过亲戚熟人朋友介绍加入的,看到“月入过万”“免费出国”“工作轻松”等诱骗信息动了念头。“对高校毕业生而言,只要会电脑的基本操作就能拿高薪,还包吃包住,诈骗集团利用他们在就业季求职心切,安全防范和法律意识相对薄弱等弱点,引诱其落入犯罪圈套。”

对涉案大学生而言,有的进行逃避式“自我安慰”,认为自己是诈骗链条底层人员,仅是在社交软件中扮演股民和投资人员等虚假角色,并非直接骗取被害人钱款,认为即使案发也无需承担或仅承担罚款之类的轻处罚,于是在利益面前迷失自我,协助诈骗集团实施诈骗。

“我意识到这样做是违法的,但毕竟收入高,况且我身边的朋友也都在做,以为被抓到顶多就是处罚,没想到自己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黄某坦言,“现在想到那些钱财两空的被害人,真的很后悔。”

办理该案的法官提醒在校和即将就业的大学生,不可盲目跟从所谓“高薪就业”推荐,入职前务必通过正规渠道全面了解招聘单位情况,明确薪资待遇、权责义务、工作期限等细节,提前签订规范合法的劳动合同,不要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表面“高薪就业”,实则“无底陷阱”,一些大学生盲听盲信,被诱骗至境外,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的“工具人”,一步步坠入犯罪的深渊,害人又害己,令人痛心。

在求职过程中,高校毕业生要保持清醒头脑,擦亮双眼,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寻求正规就业途径,认真甄选求职信息,切不能被眼前“利益”冲昏头脑,急于就业、随便就业,而落入诈骗集团的陷阱。

同时,如果意识到自己已经身处诈骗集团,要立即悬崖勒马并及时报案,切实维护自身安全和权益。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借此挖“坑”设陷,利用“高薪低门槛”“付费内推”“付费实习”等手段诈骗钱财,损害毕业生就业权益,甚至误导、诱骗一些大学生从事传销、信息网络犯罪等活动。

求职不易,还需警惕

大家努力收获录用通知的同时

也要小心“求职陷阱”

避开套路和骗局

认真了解常见的就业陷阱

做到“五防三要”

避免踩“坑”


求职中提高防范意识
“五防”主动避开陷阱

一防黑中介。“黑中介”是指非法机构以介绍工作为名,向求职者收取高额中介费,却找借口拖延或直接不履行合同。凡是在求职中遇到此类情况,应立即求助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或公安机关,拒绝支付相关费用。

二防乱收费。“乱收费”是指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以用工为名收取报名费、体检费、培训费、押金、岗位稳定金、资料审核费、服装费等费用,再以各种理由拒绝毕业生入职或中途辞退。《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凡是在求职中遇到此类情况,要谨慎应对,拒绝支付入职前要求缴纳的各种非法费用。

三防培训贷。“培训贷”是指某些机构以高薪就业为诱饵,向毕业生承诺培训后包就业,但须借贷支付培训费。个别公司人员甚至手把手教如何使用贷款软件。凡是在求职中遇到此类情况,切忌轻率借贷支付相关费用,要核实招聘企业的工商注册、企业信用等信息。

四防付费实习。“付费实习”是指某些机构向毕业生承诺提供高薪行业实习岗位,但毕业生须缴纳相关服务费用。凡是在求职中遇到此类情况,不轻信无任何要求且薪资待遇异常高的招聘信息,拒绝支付相关费用。

五防非法传销。“非法传销”是指组织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其以购买商品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中,存在所谓“校园创业”的视频账号,吸引大学生付费加盟,实为不断发展下线,收取费用。凡是在求职中遇到组织者收取入门费,让参与者通过层层发展人员而获取报酬的,应立即远离。一旦发现可疑情况或者被骗,立即拨打110报警。

求职安全牢记“三要”秘笈

一要增强求职安全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就业指导和安全教育课程,增强识别就业“陷阱”的意识与能力,不走所谓的“求职捷径”。

二要使用正规求职渠道。毕业生可通过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高校就业网站、国聘平台等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和高校的校园招聘等正规途径获取就业信息。

三要运用法律维护就业权益。了解学习就业有关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如在求职中确有遇到侵害本人合法权益情况,要积极收集并留存有关证据,及时向学校求助或向公安机关报案。

求职防骗锦囊

求职过程中

被套路、遭遇骗局怎么办?

这份求职骗局和防骗锦囊送给你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真正的防诈骗

关键还是在于自我意识的培养

同学们更要擦亮双眼

保持理智切莫利欲熏心

增强求职安全意识

使用正规求职渠道

运用法律维护就业权益

管好钱包、警惕骗子

脚踏实地、把握机会

祝每一位同学

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

在职场中发光发亮、大显身手

分享到:

Copyright © 2009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55RC人才网

地址: EMAIL:info@55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