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业指导

应好:“双一流”高校就业育人的价值内涵、 困境审思与路径优化

来源:55RC人才网 时间:2023-04-21 作者:55RC人才网 浏览量:

应好:“双一流”高校就业育人的价值内涵、 困境审思与路径优化


一、“双一流”高校“就业育人”的内涵及价值定位分析


当前,学界对于“就业育人”开展了诸多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对就业指导、生涯教育等实践进行了大量研究,如高校就业指导形式、[1]校企对接形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等,[2]以“就业”论“就业”的研究较多,从育人角度审视就业工作的研究较少;从研究层次来看,现有研究主要聚焦职业院校就业实践,[3]缺乏分层分类的就业实践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介绍性、经验性研究较多,缺乏以“双一流”高校为对象的专题性研究成果,无法引领高等教育就业工作改革,深入探讨“双一流”高校就业育人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旨在理清“双一流”高校就业育人内涵、价值定位及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就业育人的优化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4]这是就业育人的核心要义。就业工作不仅是帮助学生找工作、谋生存,而是从育人的高度帮助学生树立“到哪里工作”“找什么工作”等积极正面的就业价值观,让广大青年学子主动到脱贫攻坚一线、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就业,引导大学生积极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因此,区别于以往将就业当作“终端”的观点,本文认为,“就业育人”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理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在职业选择中树立家国情怀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具体来看,高校要将就业育人贯穿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把就业育人融入课程、教学、科研、管理等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打造全员参与、全方位推动、全要素协同的就业育人生态系统,以达“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引导学生实现“小我”与“大我”的辩证统一。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指出,一流大学建设要突出质量效益、社会贡献度和国际影响力。[5]因此,“双一流”高校在就业育人中要提升站位,瞄准“高贡献”“高规格”的价值定位,满足人民群众对“双一流”高校就业育人工作的“高期待”。具体而言:


(一)“双一流”高校的就业育人理念要突出“高贡献”

这是对高校“为谁输送人”所进行的发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6]高校首先要审视自身育人定位是否足以体现以服务国家为最高目标。在“双一流”建设语境下,国家将大量的资源集中投入到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双一流”高校的就业育人理应体现出较高的社会贡献度。秉持“高贡献”的就业育人理念事关校本和国本,人才输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双一流”高校的地位和声誉,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战略问题。高校要将就业当作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结合劳动力市场和科技变革与产业变革的需要,把就业状况作为“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重要内容,重点关注高校输送的人是否能够对社会作出更高的贡献,加大向国家重大发展区域、国家科研院所、央企国企、国际组织等重点板块人才输送力度,真正体现其在高等教育梯队中的前瞻性和引领性,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为高等教育全面推进就业育人绘制新蓝图、激发新动能、开创新局面。


(二)“双一流”高校的就业育人行动要体现“高规格”

这是对高校“如何输送人”所进行的发问。高校要摒弃以“就业”论“就业”的狭隘思维,自觉树立系统思维,将就业看作是一个由多个要素构成的动态育人系统,将就业的育人功能从出口端向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延伸,实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开展高规格的就业育人行动。首先,就业要以改变学生固有的传统就业观念为核心,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为目标,推动就业工作与思政工作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自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唱响基层就业主旋律,以贴近大学生生活经验、契合大学生思维方式、认知特点、精神需求的素材为基础,为就业育人提供鲜活生动的承载介质。其次,高校要将就业育人与教学、科研体系相融合。“双一流”高校要为国家社会输送拔尖创新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就业工作中要盘活人才培养各环节,充分发挥毕业生就业状况对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招生政策的反馈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过程与国家战略需要的契合度。同时,就业育人要与社会服务“齐步走”。作为高等教育的排头兵,“双一流”高校投身社会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要将就业与社会服务有机融合,丰富服务活动供给,大力引导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参加挂职锻炼、志愿服务、产学研合作创新等,在社会服务中强化职业体验感和获得感,为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


(三)“双一流”高校的就业育人成效要满足“高期待”

当下,社会各界对“双一流”高校建设充满了新期待,这是对高校为社会“输送了什么样的人”所进行的发问。纳入“双一流”建设行列的高校大部分属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类高校是以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7]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从理想信念、担当奉献、品德修养等多个维度对当代青年提出了要求,成为高校开展就业育人的根本遵循。强化就业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志愿成为立志明德、胸怀家国、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始终和祖国、人民站在一起的青年。因此,大学生要努力提升自我认知和探索社会的能力,在多元化、碎片化的信息冲击下,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自我,建立清晰的职业发展观念和对社会的正确认知,解决急功近利、患得患失等问题,自觉树立从“谋求职业”走向“成就事业”再到“铸就伟业”的远大理想,具备“不让国家和社会失望”的自知自觉,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


二、“双一流”高校就业育人的现实困境审思


(一)目标失衡:就业育人目标与社会价值实现错位

就业育人定位无法领跑高等教育。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是“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内核。但当前“双一流”高校的育人目标随大流、浅表化现象较为普遍,容易陷入千校一面的困境,就业教育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先进就业育人经验和成果的凝练,与“高贡献”的定位和“拔尖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去甚远。部分高校对就业育人目标、人才输送布局和版图不甚清晰,难以达到“高位指导、精准对接、聚焦重点、分层输送”的目的。其次,“双一流”高校存在学科专业调整机制滞后、科研范式转移缓慢,无法引领高等教育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的问题,致使引导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成为一句空谈,其强大的人才和科研资源未能转化为社会服务的巨大优势,难以体现“双一流”高校争先锋、走前头、领跑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


(二)体系失衡:就业育人过程与人才培养过程错位

就业作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成效的黄金标准,理应发挥“指挥棒”作用,倒逼高校招生环节、专业调整、科研转向、社会服务等环节的改革创新,但从现实来看,因招生、培养、就业管理机构缺乏有效链接。招生部门负责新生录取,很少考虑培养过程中教学资源调配是否合理;教务和培养部门负责按各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实施培养,很少考虑学生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及其就业能力的提升;就业部门则关注学生的就业情况,较少考虑学生的招录和培养过程。这种分离导致就业始终停留在终端操作层面,无法充分发挥其对招生计划安排、人才培养方案的反馈作用,难以构建以服务需求为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土化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探索不足。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并迅速实现育人水平的整体跃升,是我国一流大学群体必须回答的课题。部分高校没有及时将国家提出的就业育人目标转化为自身的“在地化”方案。当前,就业育人与思政教育融合度较低,缺乏“入脑入心”的就业思政方案,无法发挥思政主渠道作用。就业育人资源缺乏科学整合,就业相关课程尚未与学科建设、专业背景紧密结合,存在教学内容空洞、脱离现实等问题,难以为学生提供真正的指导。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例,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课程改革相对滞后,知识体系大部分皆援引国外研究成果。此外,就业育人也存在优秀师资与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就业课程大多由辅导员或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兼任,教学、管理、服务、心理、资助等各环节联动不足,机构设置不合理、软硬件投入不足等结构性矛盾也造成育人效果不理想。


(三)联动失衡:校内就业育人与校外接力错位

就业育人与社会实践脱节。当前,就业指导主要以校内知识传授为主,校外社会实践缺位,尚未把知识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职业生涯类课程实施的综合性、实践性效应发挥不明显,不利于学生充分体验各行各业,学生缺乏广阔且丰富的选择性;就业相关的课程、教学和科研局限性较大,尚未形成集“学习—研究—实践”于一体的就业育人样态。


多主体育人效应发挥不足。一直以来,就业指导被认为是高校的“专利”,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存在缺位现象。高等教育作为“象牙塔”精神的守护者,虽然具有较强的教育目标和明确的教育内容,但未与家庭、社会等其他教育主体达成全面协作共识,普遍缺少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联动和呼应。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容易随波逐流,受到社会上“求高、求稳、求大”等不良就业价值观影响,部分学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就业取向,导致就业育人效果不理想。


三、“双一流”高校就业育人的优化路径探索


基于就业育人的内涵及价值定位,“双一流”高校应以强化就业思政和引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经,以本土化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建设为纬,以灵动开放的就业育人网络为支撑,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一)机制创新:领航高等教育就业育人新方向

一是走在前列,积极引领高等教育就业育人格局。就业育人战略应从顶层设计肇始,以整体、高效、协同的思路错落有致地推进。随着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期待越来越多元化,要号召不同类型的大学、不同专业学科通过多元化的责任实现方式,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各自承担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社会责任,[8]形成“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社会责任履约格局。就业作为培养学生承担社会责任,具备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亦是如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争先锋、走前头,拥有“面向全球共同利益服务本土社会”的胸怀和气概,[9]在高等教育就业育人梯队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浙江大学立足不同专业学科的发展定位和使命愿景,以“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理念,深入链接国内外顶尖大学、国际组织,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国防军工、国企央企、国家科研院所、国家党政机关、国际组织领域持续深耕,形成了“国内全球两布局,重点板块齐发力”的就业育人战略布局。


二是出口导向,引领“选—育—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出口支撑专业动态调整,践行拔尖人才输送使命。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产业结构调整情况以及近年来的就业质量报告,重点布局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旺盛的专业,同时又是人才缺口的学科专业。浙江大学建立了本科生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对就业去向落实率过低、连续多年不适应市场需求专业进行调整,研究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适合学生全面成长的学科专业,着力完善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契合的教育体系。自2018年开始,浙江大学以高水平学科为支撑,升级优势专业、迭代低效专业、布局新兴专业,共撤销合并本科专业37个,新设机器人工程和人工智能等交叉复合专业,建立图灵班、智慧能源班、国际组织精英人才班等拔尖创新班17个,推进数字法治、医学+X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此外,以《创新2030计划》为依托,持续推出各类“人才+学科汇聚研究计划”,为就业出口做好准备。如“数字社科计划”旨在迎接新时代社科发展新趋势、破解社科建设新难题,在学科汇聚中培养学生具备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服务区域发展需求、探索学术前沿问题的能力,成长为创新引领者。


(二)运行创新:探索构建本土化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一是提升站位,立足本土强化就业思政工作,探索建立“就业+课程思政”工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就业育人亦如此,在我国长期以西方职业生涯体系为参照的背景下,高校亟需立足国情校情深耕就业思政工作,为建立本土化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筑牢根基,走出对西方大学经验、模式、路径的过度依赖,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壤,引导大学生建立起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能力。浙江大学以“内核过硬、融入全程、整体优化”为工作原则,将就业工作嵌入全校思政大课堂,推动就业工作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交叉培养深度融合,使课程教学、校内实践、社会实践、国际交流四个课堂协同落实就业育人理念。营造“浸润式”就业育人氛围,由校内“大先生”、优秀校友、社会成功人士构成就业育人共同体,分学段分专业组织开展以“谋求职业、成就事业、铸就伟业”为主题的就业育人活动。


二是目标先行,构建“以终为始”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高校要落实好就业育人,势必要将国家的就业育人要求转化为符合大学实际的“在地化”方案。浙江大学采取“以终为始”的逆向设计理念,目标和价值引领先行,在各育人环节寻找突破口。“以终为始”理念源于课程与教学设计领域的“逆向设计”理论,倡导教师要以预期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为起点设计学习活动,方便师生瞄准目标组织学习活动。在目标设计上,浙江大学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贯彻“心中有梦、眼中有光、手上有力、身上有责”的发展理念,以“上大舞台、入主战场、成大事业”为就业育人目标,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这既是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成效体现,也是浙江大学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直接检验。在评价设计上,以内驱力、竞争力、胜任力等素养维度为基础,构筑就业育人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以衡量学生是否形成了CAREER就业核心素养,即Capable(有能力)、Ambitious(有抱负)、Research(会研究)、Enthusiastic(有热情)、Excellent(求卓越)、Respected(受尊敬)。基于这样的目标和评价设计考虑,教师在后续的生涯指导中将根据学生深造、就业、创业等初步意向,有侧重地开展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三是基于目标和评价,瞄准一流大学学生就业特殊性,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作为就业育人的重要载体。浙江大学充分结合各专业的特色,构建了“求是课程群”“知行课程群”“创业课程群”三大类具有浙大特色的就业育人课程群,涵盖基础课程模块、交叉复合课程模块和创新创业课程模块,螺旋递进,形成选修必修、理论实践、校内外相结合、专业相融通的课程体系,赋予学生极大的选择权;在课程实施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国史、校史等思政元素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堂,开发了集整合式、体验式、项目式学习为一体的课程实施模式。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挖掘就业素材,带动了一大批专业课改革,实现了全方位、多渠道、全景式联动育人,逐步破除“论就业谈就业”的思想桎梏。主动邀请政府、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加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制,使职业生涯规划由原先的“小班小课堂”扩展到“学校中课堂”再到“社会大课堂”,帮助学生从追求自我卓越的“小我”格局走向服务社会的“大我”格局。


(三)支撑创新:构建灵动开放的就业育人保障网络

一是强化组织建设,为学生高位就业提供制度保障。在组织架构上,浙江大学建立校院配合的就业育人协同治理机制。校级层面,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发挥统筹作用,负责就业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指导,提升就业指导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党委组织部、地方合作处、人力资源处、学生工作部门、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等部门协同参与。在制度规范上,不断推陈出新,出台了《浙江大学就业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0年)》《关于进一步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并指导院系出台符合自身实际的就业育人方案,如《浙江大学物理学院高质量就业行动工作方案(2022-2025)》,力求“思路清、方向明”,明确高质量就业工作管理体制和职责任务,为建设完善高水平就业育人支持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搭建就业平台,有组织地拓宽毕业生输送渠道。浙江大学搭建了国防军工、国际组织、国家机关、国企央企、国家科研等十个就业战略平台,这些平台有组织、有目的地推进重点领域和行业招录,帮助学生顺利升学、充分就业。定期为学生解读基层就业相关政策,分享朋辈经验,以更加生动活泼的形式弘扬就业主旋律,让毕业生深入感受基层需要。建立就业情况定点摸排机制,动态监测学生就业走势,收集学生赴西部、基层、公共服务部门就业毕业生数据,为学校就业政策提供扎实的数据支撑。此外,积极探索“就业直播间”“云招聘”、就业形象礼仪设计平台、职业画像等科技手段,让技术赋能就业指导。


三是开展共引、共育、共创,合力落实就业育人工作。浙江大学以“共引·共育·共创”为理念,构建全员参与的就业育人服务体系。共引:立足第一课堂主阵地,汇聚广大专任教师、研究生导师、党政管理干部、就业指导教师、辅导员的就业育人作用,合力引导毕业生就业,将国防军工、国企央企、高端科研院所等校外就业育人力量“请进来”,确定重点就业单位名录,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的就业方向;共育:常态化选派教师、学生赴重点战略合作伙伴单位挂职和实习实践,邀请优秀校友、用人单位定期进校园开展就业交流会,与社会各界密切联动,推动与用人单位的联合培养,有效实现人才共育;共创:充分认识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储备输送人才的重要意义,着眼国家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基础性、方向性问题提出引领性、原创性研究项目,与政府、地方和企业一道,在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过程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持续引航就业育人新方向。


分享到:

Copyright © 2009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55RC人才网

地址: EMAIL:info@55rc.com